新时代影响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宏观因素研究Research on the Macro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form of China'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
章熙春;
摘要(Abstract):
科技评价制度是科技活动的"指挥棒"和"风向标",对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对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,厘清影响新时代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因素,是改革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。本文在扼要梳理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,分析了时代背景、学术环境、发展理念、国家战略等宏观因素对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影响,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路径:回应时代问题,关注和化解社会主要矛盾,促进科技高质量发展,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,同时克服不良学术环境的影响,做到改革与新发展理念相协调、与国家战略相适应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新时代;科技评价制度改革;科技管理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“新时代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研究”(项目号19JZD025)的阶段性成果
作者(Author): 章熙春;
Email:
DOI: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(1)(13)(14)习近平:《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、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》,http://cpc.people.com.cn/n1/2018/0528/c64094-30019215.html,2018年5月28日。
- (2)吴彤、李正风、曾国屏:《基础研究评价与国家目标》,北京:《科学学研究》,2002年第4期。
- (3)龚旭、夏文莉:《美国联邦政府开展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估及其启示》,北京:《科研管理》,2003年第2期。
- (4)黄尚廉:《改革与完善科技评价制度》,北京:《红旗文稿》,2006年第7期。
- (5)马佰莲:《我国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环境的构建》,济南:《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》,2010年第4期。
- (6)方衍、田德录:《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》,北京:《中国科技论坛》,2010年第7期。
- (7)李培楠、张苏雁:《面向科技强国的科技,价制度需要科技体制的结构性变革》,北京:《中国科学院院刊》,2019年第5期。
- (8)李丽、唐淑香、伍险峰:《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》,济南:《科技信息》,2012年第9期。
- (9)中共中央:《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》,北京:《人民日报》,1985年3月20日。
- (10)易玉:《我国科技评价法律制度的反思与重构》,长春:《行政与法》,2008年第3期。
- (11)科技三会:即2016年5月3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、两院院士大会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。
- (12)(25)习近平:《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--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、两院院士大会、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》,北京:《人民日报》,2016年6月1日。
- (15)陈兆莹:《关于科技评价和科技评价改革的讨论》,北京:《科学通报》,2018年第7期。
- (16)程津培、李晓轩、徐芳:《行进中的中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》,北京:《中国科学基金》,2019年第2期。
- (17)范旭、刘伟:《以质量、贡献、绩效为导向优化科技评价体系》,北京: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9年12月6日。
- (18)习近平: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--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7年,第11页。
- (19)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: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进展与成就》,北京:《求是》,2017年第10期。
- (20)李晨:《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:中国上升至第14名》,北京:《中国科学报》,2019年7月25日。
- (21)胡志坚:《科技创新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知识产出大国》,北京:《光明日报》,2019年9月14日。
- (22)国家统计局:《科技发展大跨越,创新引领谱新篇--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》,http://www.stats.gov.cn/tjsj/zxfb/201907/t20190723_1680979.html,2019年7月23日。
- (23)操秀英:《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出炉,中国是2015年以来科研产出增速最快国家》,北京:《科技日报》,2020年4月30日。
- (24)樊春良:《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和发展》,北京:《中国科学报》,2018年7月23日。
- (26)Yigong Shi,Yi Rao.Editorial:China’s Research Culture.Science,2010,329 (5996):1128.
- (27)范旭:《社会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》,广州:《科技管理研究》,2015年第7期。
- (28)李培楠、张苏雁:《面向科技强国的科技评价制度需要科技体制的结构性变革》,北京:《中国科学院院刊》,2019年第5期。
- (29)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5年,第5页。
- (30)范旭、林燕:《论国家科技发展目标影响下的科学技术活动》,广州:《科技管理研究》,2015年第16期。
- (31)吴彤、李正风、曾国屏:《基础研究评价与国家目标》,北京:《科学学研究》,2002年第4期。
- (32)习近平:《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》,北京:《人民日报》,2014年6月10日。
- (33)张毅:《科技强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》,北京: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20年2月27日。
- (34)习近平:《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,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》,北京:《人民日报》,2018年7月14日。
- (35)中国政府网: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》,http://www.gov.cn/gongbao/content/2016/content_5036270.htm,2015年12月29日。
- (36)章熙春:《改进科技评价体系推进我国科技治理现代化》,北京: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9年12月6日。